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欢迎您!

第三代科技园区

第一章 第三代科技园的概念

1.1 科技园的发展历史

1.科技园概念解析

        科技园是一个商业支持组织,其主要目标是孵化和扶持创新型、高成长性的科技企业。作为完整的科技园体系,必须拥有以下特点:

一、有必要基础设施、拥有一定量土地资源的特定区域。科技园一般在大城市近郊,依托所在城市经济和科技本身,交通方便,信息灵通,商务来往频繁,这是吸引企业和科研机构入驻的前提条件。

二、有一个由政府、企业界、学校及科研机构共同参与,新型、高效、精干而又廉洁的管理机构,该机构能为企业提供技术、金融、市场、政策等各方面咨询、服务和支持。

三、有一个以上的孵化器或技术创新中心,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支持高新技术企业产业发展空间。

四、有一批高技术企业入驻,其产品以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实现高税收为主要特征。

五、和周围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并对其有促进作用,逐步带动周围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周边软硬环境质量。

六、有充足的资金或获得低成本资金的渠道,从而有能力实施科技园基础设施建设、高新技术企业的风险投资或为中小企业科研开发活动提供支持。

        科技园是在传统科技园基础上更加强调科技企业的科技职能和创新能力的园区,也称高新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科技产业开发区、高新园区、科学公园、科学工业园、科学城等,其英文为Hig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与Teehnop等词。虽然科技园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但统称所说的高新科技园,一般是指一种以知识和技术密集为依托,以开发高新技术和开拓科学技术产业为目标,促进科研、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推动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基地。

在实践中,科技园的概念被大大拓宽,通常是指具有以下四个特征的开发区:

第一,在科研和技术资源密集的地方进行的以房地产开发为基础的建设;

第二,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高质量的建筑、设施和高品质的环境条件;

第三,对入园企业有较为明确的产业定位;

第四,对入园的高新技术企业有一系列税收和融资上的优惠政策。

2.国际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纵观世界科技园发展的历程,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起步阶段:1951年到60年代初,从50年代初美国斯坦福大学创建世界第一个科学研究园区——斯坦福研究园开始,科技园呈燎原之势,在美国各大学集中所在地和法国一些地区相继建立了类似的科技园。

发展阶段:从60年代初到70年代初,随着世界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到来和发展,科技园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1959年苏联开始兴建西伯利亚科学城,并在莫斯科南郊兴建普希偌生物研究中心,阿根廷1957年兴建了格莱特科技公园,1968年日本政府拨巨资兴建筑波科学城,美洲、欧洲的很多国家也开始兴建科技园。

低潮时期:70年代,由于石油危机,西方国家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和出现的各种社会问题,使科技园的发展也受到很大制约和影响。根据有关文献介绍,到1980年全球大约只有50个科技园,分布在1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美国有24个,加拿大6个,法国5个,比利时4个,英国2个,瑞典2个。

高潮时期: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性经济发展的回升和国际竞争的加剧,高新技术产业和科技园的发展也掀起新的高潮。发达国家加快了科技园发展的步伐,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和我国也纷纷兴建了科技园。1981一1990年十年间世界科技园总数达到了641个,新增加591个,科技园的分布扩大到了34个国家和地区。

进入90年代,很多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认识到高新技术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和地位,为了缩短和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差距,纷纷制定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有力地促进了高新技术园区的建设和发展,使科技园分布范围扩大到48个国家和地区。全世界,除北美、西欧、东亚外,澳大利亚、巴西、东欧、北欧、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地的许多国家科技园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1997年全球科技园总数达到1009个。

科技园建设,存在着日益加强的态势,数量和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全球范围内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空间扩散特征。

3.中国科技园的发展历程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1980年东南沿海开始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等经济特区,1984年党和政府在总结经济特区发展经验和高新技术园区发展规律与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开放了大连、天津、广州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3月,中央制定了《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和批转国家科委关于《新技术革命与我国对策研究的汇报提纲》,正式提出要在全国选择若干智力资源密集的地区,采取特殊政策,逐步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985年4月,国家科委报国务院《关于支持发展新兴技术新兴产业的请示》提出,在北京中关村、上海浦东、武汉东湖、广州天河区等地试办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设想,并提出了试办开发区的5项原则。1985年7月,深圳市与中国科学院联合创办了深圳科技工业园,这是中国创办的第一个科技园区。1986年国家批准实施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即863计划),1988年又批准实施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计划(火炬计划),创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明确列为火炬计划的重要内容。

1988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建立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同时颁布了相应的18条优惠政策。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在此前后,武汉、南京、沈阳、长春、广州、重庆、西安、兰州、上海等十余个城市纷纷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1年3月,国务院发布国发(1991)12号文件,肯定了我国科技体制改革以来各地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经验,批准了26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颁发了适用于中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和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方法。

1992年9月,国务院以国函(1992)169号文件再次批准建立2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1994年,国务院批准成立新加坡苏州工业园区;1997年批准成立陕西杨凌农业高新区。从此,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数达到53个,基本上完成了中国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总体布局。

1.2 第三代科技园的产生基础

1.第一代科技园概念

我国科技园是从世界科技园发展的第二阶段登上历史舞台的,在第三阶段逐渐壮大。从国内的角度看,我国的科技园发展基本可以分为三个发展时期。

第一时期,是从1983年至1993年,这一时期是科技园建设的起步阶段,称作第一代科技园。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地方政府,开始从宏观上有意识的组织和引导科技产业的发展,并采取一定的政策优惠措施直接参与科技园的建设,特别是在土地、规划、建设等政府审批程序上采取大量的优化措施。第一代科技园的建设从产业集聚方式上看,属于民营科技公司在政府优惠政策引导下的自发聚集状态。在这一时期的高科技开发区中,一些民营科技公司得到政策优惠,发展壮大为行业领域内的领导型企业,例如北京的中关村科技园在这一阶段孕育了科海(1983),京海(1983),四通(1984)等电子企业。到1986年底,中关村各类开发性公司已近100家,逐渐形成了闻名中外的,以开发、经营电子产品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为主体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2.第二代科技园概念

第二时期是从1993年至2004年,这一时期是科技园建设的壮大阶段,称作第二代科技园。

(1)政策转变

在这段时间,我国的科技园经历了两方面的发展——政策转变与数量转变。从政策角度讲,我国科技园的企业集聚从自发集聚到政府有组织、有计划地定向发展,表现为科技园的建设发展不再是随波逐流、自由发展,而是在各级政府监督和管理下有规划、有目标、有任务的发展。例如中关村科技园在1999年,提交《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的请示》,并得到批准。从此确定了中关村科技园以海淀科技园为主体的“一区五园”的空间结构,包括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朝阳电子城科技园和亦庄科技园,后来增加健翔科技园和德胜科技园等园区,成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科技园区之一。

(2)数量转变

科技园通过10年的建设发展,通过国家审核的开发区共有1568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223个,省级开发区1345个。自1984年国家成立首批开发区以来,开发区数量不断增加。但是在科技园数量激增的同时,国家政府也努力对开发区发展进行有效的调控与治理。针对其盲目设立、遍地开花的问题,国家在1993年、1997年和2003年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清理整顿,撤销、合并了大量不合格开发区,其中包括一定数量的科技园。2006年,在开发区数量得到了有效控制后,有关部门又开始酝酿针对开发区发展质量监管的措施与机制。在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报告(2006)》中明确指出,要研究制定滚动管理办法和退出机制,对办得不好和不符合国务院要求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要“黄牌”警告,甚至撤销。这些都成为第三代科技园产生的基础条件。

1.3 第三代科技园的产生背景
 
第三代科技园概念产生的重要时代背景是2004年2月,中国共产党向全党提出了“建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全国范围内对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科技等各个领域工作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是我国在现有改革开放成果基础上迈上新台阶的思想基石。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走的是一条从经济增长到综合发展、从可持续发展再到人本发展的道路。十八大以来,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同时,这也是第三代科技园探索与实践的开端。

1.政治背景

当前,党和国家的一系列相关政治决策与方针政策都表明,坚持科技与环保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当前乃至未来中国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针。

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新时期党和国家的重要决策之一,“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大幅上升、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已经被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国家政策明确指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高瞻远瞩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在党的十八大会议中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充分表明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真正进入了党和国家工作的主干线、主战场和大舞台。同时,国家政策明确提出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节能环保的理念贯彻到具体工作中,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中关村环保科技示范园的建设正是在这样的宏观政治背景中对国家政治方针的积极响应。而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决策也为环保园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与最好的政策支持,为环保园未来更好、更快、更科学持续的发展作出了强有力的保障。

2.经济背景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工业、农业、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我国外交取得丰硕成果,东盟十国、新西兰、南非、俄罗斯、巴西等20多个国家承认我国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中国国民经济在健康持续稳定的轨道上发展,2004年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首次进入世界贸易前三强。同年,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1000美元,根据工业化国家发展经验,这是“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期。

中国的经济发展进入关键期,改变增长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必然选择。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当务之急就是要根本性转变我国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粗放型增长方式,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兴工业化道路。具体做到以提高质量、效益为中心,以资源节约、环境保护为标志,加大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力度。

3.科技背景

扭转生态环境恶化,建设美丽中国,核心在于把经济社会发展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关键在于发挥科技创新在引导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近几十年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历程表明,只有依靠科技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才能真正解决好经济增长、生态环境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和谐。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具有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资源相对匮乏的特殊国情,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比其他国家更加重视科技创新,更加依靠科技创新。必须把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作为科技发展的重要任务,依靠科技创新,打破资源环境的瓶颈约束,拓展发展空间,使中国真正走上科技主导、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工作全面展开。科技体制改革取得新进展,科技发展环境不断改善。重大科技专项取得重要成果,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高。科技与经济结合更加紧密,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国际科技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展。

2003年全国已拥有生产力促进中心超过1000家,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其中100多家相继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服务质量和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各类科技企业孵化器400多家,数量位居世界第二,在孵企业23000多家,并在软件、集成电路设计等领域形成了一批高水平的专业孵化器。涌现出风险投资机构300多家,管理风险资金500多亿元,投资额85%投向高技术产业。国家大学科技园迅速发展,共入驻或新建各类研究开发机构840多家,在孵企业3800多家,吸引了1600多名海外知名留学人员回国创业。

2003年,重大科技专项已提出专利申请600多项,初步形成各类技术标准50多项,一批重大高新技术获得阶段性重要突破,使我国在一些关键技术领域的创新能力得到增强。继方舟、龙芯CPU之后,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众志CPU系统芯片成功实现量产,并与国内开发的Linux操作系统集成,研制出新一代网络计算机。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永中集成办公软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通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以及973、863和科技攻关计划等项目的支持,我国还取得了一批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的创新成果。在基础研究领域,我国科学家在光电功能材料、纳米科技、疾病基因组学、脑科学、古生物学、化学等领域的创新成果引人注目。全透明KBBF单晶的生长、离子型声子晶体新概念的提出与验证、多壁碳纳米管的合成与制备、家族性房颤基因的发现、澄江动物群脊椎动物起源和热河生物群鸟类演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都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在战略高技术领域,我国在核心软件、系统芯片、大规模并行计算、高温气冷核反应堆、基因治疗药物、超级杂交稻育种研究等方面取得一系列突破;联想“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成功研制,峰值运算速度达每秒5万亿次。这一切都表明,多年来困扰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始性创新能力不足问题正在得到改观。

4.生态背景

实现中国梦要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科技不断进步,政治稳定的前提下,生态环境健康良性发展。然而,我国在此时此刻面临着严峻的生态问题,概括可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

(1)自然生态遭受破坏

自然环境的破坏是随着城市化的进程而发展变化的。城市化致使城市用地不断向农村和山野蔓延,城市内部建筑容积率和密度不断提高,城市区域内自然生态环境不断减少,郊区生态基质呈破碎化趋势,人工生态斑块取代了自然基质,引发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同时,人类的活动也对生物的生存发展造成影响,改变了很多生物的生存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2)空气污染

城市每天消耗大量能源,这些能源主要作为燃料被使用,产生各种空气污染物,其中受到广泛关注的是SO2,NOX,PM2.5以及粉尘等。在不利的天气条件下,这些污染物沉积在城市中,难以稀释,对人体的危害性很大。由于燃料燃烧释放的污染物种类繁多,当前人类对其认识尚不深入,对空气污染解决方法的研究尚不成熟。

(3)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

人口的增长,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规模的扩大,农业灌溉土地面积的扩大,都对水资源总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原本总量有限的水资源在污染的影响下日趋珍贵,城市供水水源发展跟不上城市的快速发展,水资源已经成为很多区域和城市经济发展的瓶颈。

(4)固体废弃物与土壤污染

随着城市工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城市固体废弃物日益增多,破坏景观环境,污染空气和水体。

(5)资源供应状况日益紧张

快速的城市化进程致使人民消费水平日益提高,在资源利用效率提高缓慢的情况下,资源供应状况日益紧张,化石能源、矿产等资源纷纷告急。

5.文化背景

中华民族创造出了伟大的文明,具有深远的文化,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将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回眸历史,不难发现越是文化氛围浓厚的国度,越是文明先进的地方,也是向心力最大的地方。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的实践,全国人民深刻认识到进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文化建设,需要从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成分,使之与现代精神、中国特色相融合,并进一步发扬光大。中国社会主义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依赖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还要从世界优秀文化汲取营养。在处理与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关系问题上,继承借鉴古代和外国一切优秀文化遗产只是手段,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在实现中国梦指导下的文化建设最终目的。

十八大以来,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是全国十四亿人民共同的愿望,发展科技中国,创建生态中国,展示文化中国,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